- A+
七夕今宵看碧霄,牵牛织女渡河桥。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尽红丝几万条。这是唐朝诗人林杰的一首《乞巧》诗。 诗中展现了一幅场面广阔、千家万户穿针乞巧的风俗画卷,让我们感受到了唐朝时期七夕乞巧的盛况。七夕节又称“乞巧节”,俗称“巧节”。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。 世人认为织女是一位美丽善良、心灵手巧的仙女。 她织出的云锦绚丽多彩,变幻无穷。 她在人间与牛郎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时,常常把自己的纺织技术传授给人们。 于是,每逢农历七月七日,人间的女子们便拜织女、乞智巧。 因为参与乞巧活动的多是未婚少女和新婚少妇,所以,七夕又被称为“女儿节”。
我国七夕乞巧的民俗活动源远流长。 历史上最早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见于东晋时期的《西京杂记》,书中记载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。”这说明早在汉代就有了七月七日乞巧的活动。 南朝时期又发明了利用蜘蛛结网占巧的方法。 南朝宗懔的《荆楚岁时记》中提到“七夕,妇人结彩缕,穿七孔针……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 有蟢子网于瓜上,则以为得巧。”到唐宋时期,乞巧已经演化为一个民间的盛大节俗活动。 如《东京梦华录》就曾详尽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府过乞巧节时的盛况:“七夕前三五日,车马盈市,罗绮满街……”。
当时的京城在七夕前夕,各种应节时物充盈于市,满街罗袖珠翠,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。 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、州西梁门外瓦子、北门外、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,到处都有卖七夕节玩具的。 如磨喝乐,这是一种泥塑的玩偶,造型多为天真烂漫的小儿,手执荷叶或荷花,被称为“执荷送巧”。 后来这种泥偶制作越来越精美,用雕木彩装作栏座,有的用红纱碧笼,有的饰以金珠牙翠,价格不菲,一对可高达数千钱。 皇宫、贵族之家和普通百姓都争相抢购。 大人们也会给小孩子买新鲜荷叶,让他们拿在手里,就像在模仿磨喝乐。 开封城里还有人用蜡塑铸凫雁、鸳鸯、龟鱼等,并为之绘上油彩,披上金缕,放进水里浮游,谓之“水上浮”。
在七夕前几天,找一块木板,上敷一层土,撒上粟种,待长出嫩苗后,再置上小茅屋、花木等物,作田舍小人,都是村落的样子,称之为“谷板”。 将瓜雕刻成花样,谓之“花瓜”。 街上还有“果食花样”出售,这些果食花样由油面糖蜜作成笑靨儿,奇巧百端,后被称为巧果。 另外,人们还把绿豆、小豆、小麦等放入瓷器内,用水浸泡使之发芽,等长出数寸,就用红蓝的彩色丝线束扎起来,称之为“种生”。 节日中,城中的女孩都特意穿上新装,相互夸耀自己鲜丽的服饰。 到了初六和初七的晚上,富贵之家会在庭院里结扎彩楼,称之为“乞巧楼”。 摆放上磨喝乐、花瓜、酒炙、笔砚、针线,男孩子做诗,女孩子呈巧,焚香祭拜,是为“乞巧”。 妇女们则对月穿针,或将蜘蛛安放在盒子里,次日观看,若结网圆正,就认为是“得巧”。